责任编辑:杨勇
为持续深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扎实推进 “STEP”(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Practice)四维融通育人体系落地,进一步完善 “2+2” 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科核心竞争力,9 月 18 日,地理信息科学系组织召开 2025 年秋季学期专业建设研讨会。系内全体教师参会,围绕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以 “聚焦人才培养、细化专业建设” 为核心,分三阶段有序推进,各环节重点突出、衔接紧密。
为传达9月11日学部学科建设推进会大会精神,深化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推进系所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地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9月18日下午,地理信息科学系/信息地理学与地理技术研究所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和培养方案落实会,全体教师在地学楼402会议室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地理科学系主任、信息地理学与地理技术研究所所长翟石艳主持,地理科学21点五龙
副院长丁志伟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第一阶段:本科生人才培养现状与基础介绍
研讨会伊始,丁志伟介绍本科生人才培养情况。他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学科竞赛、教材建设五维度展开,明确以 “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立足学部特色” 为宗旨,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创新实践能力及家国情怀的地理信息人才,同时梳理出课程适配性、实践深度等待优化方向,为后续研讨定调。
第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解读与方向指引
针对本科生人才培养核心内容,国家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秦耀辰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解读与发展方向指引。秦耀辰教授聚焦 “2+2” 模式改革,强调需优化课程结构,增设 “基础理论 + 创新实践” 分层模块,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人才培养符合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第三阶段:专业建设具体举措部署与实践推进
会议第三阶段,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翟石艳教授围绕专业建设的落地执行展开具体部署。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期调研成果,提出三大核心举措:构建 “课程 + 课题 + 企业” 三位一体实习模式;增设 “AI 地理大数据”“数字孪生” 等微专业课程;拓展校企合作基地,推动 “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参会教师积极建言,凝聚育人共识,围绕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创新项目孵化等议题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此次专业建设研讨会的召开,为地理信息科学系新学期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工作划定了清晰路径。下一步,系部将结合研讨成果,持续推动 “STEP” 四维融通育人体系与 “2+2” 培养模式深度落地,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高质量地理信息人才筑牢基础。